□周学泽
【资料图】
近日,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启穿海作业,该隧道是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海底公路隧道,预计2027年12月完工并通车运营。
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穿越胶州湾,以高架桥梁形式衔接青岛东岸城区,将青岛港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连接起来,主线全长17.48公里,其中隧道长14.37公里,包含海域段长9.95公里,最深点距海平面115米。隧道建设采用两条主隧道加中间服务隧道的布置方式,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
众所周知,青岛第一条胶州湾隧道于2011年6月通车运营,隧道南起滨海大道,下穿胶州湾海域,北至四川路;线路全长7.797千米,跨海部分长4.095千米;道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
除了隧道,连通胶州湾东西两岸的还有胶州湾大桥。2020年3月,胶州湾大桥胶州连接线通车运营。2022年5月22日,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开工建设。2023年6月25日,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通车。
隧桥之外,连接胶州湾东西两岸更方便的是地铁。2021年12月底,青岛地铁1号线南段开通,标志着山东首条跨海地铁全线通车运营,青岛西海岸新区和主城区之间再添一条交通动脉。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是国内最长的地铁海底隧道,也是继胶州湾大桥、胶州湾公路隧道之后,又一条连接西海岸新区和主城区的过海通道。1号地铁贯通以后,跨越胶州湾仅需要6分钟。
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穿海作业开启,意味着胶州湾东西两岸的交通连接进入“立体密植”时期,青岛西海岸进入跨越发展新时期。
“交通密植”跨越胶州湾是青岛城市内在发展的需要。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环胶州湾发展是既定方略。《青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 年)》指出,“在构建‘一环一带两轴’的更新轴带方面,强化轴带空间引领,按照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引导高端要素向环湾地区集聚”。
“交通密植”跨越胶州湾,与国家和山东对青岛和西海岸的战略定位要求有关。
《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质量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推动青岛港和日照港、烟台港等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港,强化与天津、河北、江苏等沿海省份港口合作互动,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支持青岛港扩大氢能利用,这都意味着“西海岸”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
青岛和西海岸在山东经济发展中的位置重要。《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实施青岛“强龙头”战略,特别对西海岸提出在全省“先行示范”的要求,“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在经略海洋、融合创新、自贸试验等领域先行示范,以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为核心,构建唐岛湾、海洋高新区、董家口新港城三大动力源。”
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布,在这份面向2035年远景至21世纪中叶的规划中,青岛的交通定位在山东站位最重:一是青岛被列为“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青岛是20个左右重要城市之一。二是在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内容中,提到了“青岛港”。
青岛和西海岸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归根结底与港口有关。上世纪末,青岛港口开始西移,至2002年11月,青岛港外贸集装箱航线整线西移前湾港区告捷。后来,因为超负荷运转状态,又着手建设董家口港。2020年7月,青岛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青岛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启用,面向国际航行船舶开放。董家口港口拥有五个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码头、最深的码头水深、最先进的环保系统、最先进的信息化操作系统、最大的岸桥,一个世界超级深水大港显现雏形。前湾港、董家口港两大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分列西海岸新区东西两侧,联通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岛西海岸也是海洋经济的“集大成者”。青岛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之一,青岛西海岸新区是重要发展引领区,2022年青岛市各区考核“海洋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中,西海岸新区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荣获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指标第一。今年一季度,西海岸新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高出全市3.3个百分点,新区海洋生产总值(GOP)占全市比重43.6%、贡献率达67.2%。今年1-4月份,全区60个海洋重点项目新开工5个,新竣工5个,开工在建项目47个、开工率78.33%,共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2.36%,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蓝色动能。
青岛是山东省的“龙头”,西海岸是青岛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从2012年建区以来,黄岛区就成为“青岛第一区”。2014年,西海岸新区获批,两区叠加,优势不断扩大。2022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生产总值达到4691.85亿,增长4.8%,领先于青岛其他县区,占全市GDP总量31.4%。
从国家和山东的发展定位来看,青岛西海岸面临跨越发展的重任,“条条大道通西海岸”饱含着对青岛西海岸更好更快发展的期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531) 8519 6822。
关键词: